CONTACT US
北京利达华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何经理
服务热线:4006-598-119
邮箱:1334605518@qq.com
电话:15262554119
地址:苏州常熟市黄河路275号
利达消防气体灭火需要有的四种控制方式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人气:224 来源:本站
在现代消防工程中,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灭火迅速、对设备损害小、适用于保护重要设备和场所等优点,已成为许多高价值区域(如数据中心、配电室、档案室、博物馆及精密生产车间等)首选的固定灭火方案。作为气体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方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响应速度、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本文围绕“利达消防气体灭火需要有的四种控制方式”展开论述,分析每种控制方式的功能定位、实现技术、优势与适用场景,并讨论在工程设计与运行维护中的关键注意事项,旨在为项目选型、设计实施与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一、总体概念与设计原则
在讨论具体的四种控制方式之前,有必要明确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可靠地触发灭火动作,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扑灭火源、保护关键资产,且避免误动作对生产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基本原则:
可靠性:控制系统须具备高可用性与故障自诊断能力;
冗余性:关键回路与关键元件应采用冗余设计以防单点失效;
可控性:支持手动与自动两种触发方式,并具备应急操作流程;
可追溯性:具备事件记录、联动记录、测试记录等日志功能;
人身安全优先:在释放气体前必须采取人员疏散与声光警示措施,防止人员滞留而受窒息等危险。
基于这些原则,利达消防及同行业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在控制方式设计上通常包含四类关键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远程控制/联动控制与监测与诊断控制。下面分别详细阐述这四种控制方式的作用、实现方法及工程实践要点。
二、第一种: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功能与定位
自动控制指的是在火灾初期由火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线式感温探测器等)或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自动判定火情并触发灭火释放的能力。该方式能够在无人值守或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火情时,最快速度启动灭火程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火灾蔓延与损失。
实现技术
探测器网络:采用烟感、温感、火焰探测器及差压式或气体检测器的组合,布置要覆盖重点风险区、通风口与设备周边。
探测器联动逻辑:可采用单信号触发或双信号(双感或多探测器确认)触发逻辑以降低误报率;在关键场所一般建议采用双通道确认或两级报警-确认机制。
控制器与子系统:灭火控制器接收探测器信号,经过组合判定后驱动声光报警、疏散联动、挡烟、防火门闭合以及释放机构(电磁阀、机械触发器、爆破螺母等)。
安全冗余:自动控制回路通常采用双电源、双通道、冷备或热备等冗余措施,确保主回路故障时备用回路能接替工作。
优势与局限
优势:响应速度快,可在早期扑灭初起火源;减少人工依赖,提高保护效果。
局限:误报可能导致误释放,带来设备损失和生产中断;因此需要完善的误报辨识与抑制逻辑。
工程要点
合理选择探测器类型与灵敏度,考虑环境状况(粉尘、温度波动、气流等);
采用分级报警与二次确认策略以减少误动作;
定期进行自动联动测试,记录并审查测试结果。
三、第二种:手动控制(Manual Control)
功能与定位
手动控制指的是由现场人员通过手动操作装置(如手动释放按钮、拉杆、机械操作把手或紧急释放装置)来启动气体释放的控制方式。该方式用于在自动系统失效、自动判定不明确或人工优先介入时进行灭火触发。
实现技术
手动释放装置设置:在机房入口、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及关键通道必设可靠、明显的手动释放按钮,通常需采用防误操作防护罩或二次确认(如先按解除防护罩再按按钮)。
双人/多步骤确认:对于高风险场所常采用双键互锁或二次确认流程(如按下确认键后需输入授权码或由两名值班人员分别按键)以避免单人误动作。
与自动系统联动:手动操作应能同时触发声光警报、门禁控制及监控系统录影标记,同时控制器需对手动触发进行事件记录与上报。
优势与局限
优势:人为判断可以避免某些误判情形、在特殊情况下能灵活处置;不依赖探测器信号,适用于已发现火情但探测器未响应的场景。
局限:响应速度受人员发现与决策影响;人为误动作风险需通过设计和培训来降低。
工程要点
手动释放按钮应设置在明显、易达且与值班人员工作区靠近的位置;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与授权制度,定期培训与演练;
手动触发日志应清晰记录触发时间、操作人、现场影像等,便于事后分析。
四、第三种:远程控制与联动控制(Remote Control & Interlock)
功能与定位
远程控制和联动控制强调将气体灭火系统与建筑综合布防系统、监控系统、楼宇自控(BMS)、火灾报警中心以及应急指挥中心等进行联动或远程监控与操作。这种方式实现了跨系统的数据共享、集中监控与远程干预,提高系统的整体协同能力与应急处置效率。
实现技术
通信协议与接口:采用标准化通信协议(如MODBUS、BACnet、TCP/IP、OPC等)或专用接口实现与楼控、监控和报警中心的数据交互。
远程监控平台:在应急中心或运维中心部署集中监控平台,可实时显示探测器状态、阀门位置、气瓶压力、释放进度、声光警报状态及历史记录。
远程控制权限分级:对远程释放与关断操作应实施权限管理、操作日志和双重确认机制,确保远端误操作不会造成意外释放。
联动场景:在火警确认时自动联动闭合防火阀、切断空调送风、断电控制非必要设备、启动排风或排烟系统、联动安防与通风系统引导疏散等。
优势与局限
优势:提升应急指挥效率,便于跨区域、跨专业协调,支持远程诊断与维护;有利于应对大型或复杂建筑火险。
局限:依赖通信网络与上位系统的稳定性;网络故障或信息延迟可能影响决策;需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以防止误操作或恶意入侵。
工程要点
采用冗余的通信线路与数据备份机制,确保关键监测与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
对远程操作实施严格的权限控制与审计追踪;
建立联动预案与常态化演练,确保联动流程在实战中可操作。
五、第四种:监测与诊断控制(Monitoring & Diagnostic Control)
功能与定位
监测与诊断控制关注系统健康状态的持续监测、故障预警、维护提示及事件后的技术诊断。该控制方式并非直接用于触发灭火,而是保障自动、手动与远程控制能在良好状态下运行,从而提升整体系统可靠性与寿命。
实现技术
传感器与设备在线监测:对气瓶压力、阀门开度、控制回路电源、继电器状态、探测器自检信号等进行实时采集。
自诊断算法:通过阈值告警、趋势分析与故障模式识别(FMEA)判断潜在故障并提前预警,如探测器漂移、气瓶压力下降、控制回路振荡等。
维护提示与保养管理:系统可生成维护清单、周期性检查提醒并记录维护历史,便于运维管理。
远程升级与测试功能:支持固件/软件远程升级及自动检测程序,支持在线模拟测试与回放功能,验证系统响应与联动逻辑。
优势与局限
优势:提前发现异常并及时维护,可大幅降低误动作风险与突发故障导致的失效概率;提升系统可用性与降低运营成本。
局限:需要较完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如果诊断逻辑设计不当,可能产生过多误报或漏报。
工程要点
设计完备的自检与健康监测指标,并将关键指标纳入日常运维KPI;
建立数据归档与分析机制,对异常趋势做长期跟踪;
配置现场手册和应急流程,确保在诊断出问题时能迅速采取替代控制措施。
六、综合应用:四种控制方式的协同设计
单一控制方式难以覆盖所有风险场景和突发情况,故在实际工程中需将上述四种控制方式进行协同设计,实现“自动触发、手动观察与干预、远程指挥与联动、持续监测与维护”的闭环体系。协同设计的核心要点包括:
逻辑分级:制定清晰的触发逻辑(自动初级报警、自动释放条件、手动优先/紧急覆盖、远程确认等),并在控制器中实现可配置逻辑以适应不同场景。
冗余与容错:对关键元件(控制器、电源、阀门回路、通信链路)采用冗余设计并实现故障旁路,确保单点故障不会导致整体失效。
人员与流程:完善授权管理、应急操作流程与培训体系,确保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职责分配明确、操作规范统一。
测试与验收:在系统安装后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括自动触发模拟、手动按钮触发、远程联动、故障模拟与自诊断测试),并在验收文件中明确各类检测项目与合格标准。
数据记录与审计:所有触发、操作与维护行为应有时间戳、操作者ID与现场记录(视频/语音/测量数据),便于事后分析与责任认定。
七、实际应用案例简述(示例)
数据中心:采用双重探测器确认的自动触发逻辑、机房门口手动释放按钮、与监控中心的远程联动以及对气瓶压力和阀门状态的24/7在线监测与异常报警,确保在无人值守夜间也能可靠灭火与远程决策。
仓储与档案库房:由于环境可能有粉尘或温度波动,自动系统采用烟温组合探测并设置更严格的确认机制;并在主要通道放置手动释放装置,同时与楼宇火灾报警主机联动以组织人员疏散。
工业生产线:结合BMS与电气安全系统,灭火释放可在自动或远程指令下联动切断关键电源、关闭可燃物输送系统,并通过在线诊断提前发现供气系统故障,安排检修。
利达消防气体灭火系统在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必须集成并优化四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远程/联动控制与监测与诊断控制。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既能快速响应火情、又能保障人员安全与设备完整性的综合防护体系。为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议在项目实施与运维阶段注意以下几点:
在设计阶段明确各控制方式的触发逻辑与冗余要求,结合场所风险特征制定个性化方案;
采用成熟可靠的设备与标准化通信接口,保障系统间互联互通;
建立严格的操作授权与应急流程,定期组织培训与演练;
实施持续的健康监测与维护管理,利用诊断控制减少故障率;
在竣工验收时进行全面联动与功能测试,并保存详细的测试与维护记录。
总之,只有将自动、手动、远程联动与监测诊断四种控制方式有机结合,并在设计、实施及运维各环节贯彻严格的技术与管理要求,才能真正发挥气体灭火系统在保护关键资产与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价值。
下一篇:我是有底线的
最新产品
相关新闻
- 利达消防气体灭火需要有的四种控制方式2025-09-10
- 化工装置GDS系统设置方式2025-09-10
- 利达全氟己酮、七氟丙烷两类灭火介质灭火产品主要技术与灭火性能特点、区别、场所大小应用要点探讨2025-09-06
- 乌兰浩特卷烟厂与包头恒大华府地处项目采用利达消防报警系统2025-09-06
- 利达华信消防报警系统新业绩-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元上都遗址游客中心项目2025-09-06
- 消防泵启动报故障跳停——原因、影响与对策2025-08-25
- 消防工程设计以便捷的路线找到出口2025-08-25
- 常闭式排烟口必须要设置远程执行机构吗?2025-08-19
- 利达工业消防系统部分产品介绍2025-08-11
- 消防控制室等不能使用蓄电池供电的应急灯作备2025-07-07